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揭晓! 
Global
中文 English

媒体中心

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揭晓!

2024-01-25

*本文转载于【健康报】微信公众号,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

 

1月20日,由健康报社组织评选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和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在2024健康报科技科普传播思“享”会上揭晓。

 

1.中国人群专属泛基因组参考图谱构建完成

 

由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26家单位联合发布中国人群泛基因组联盟一期研究进展,该研究初步构建了首个中国人群专属的泛基因组参考图谱,为破译中国人群基因密码奠定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在重构人类演化历程、挽回复杂疾病研究时“丢失的遗传率”等研究和应用中,该图谱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将极大提高捕获罕见或低频遗传变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支撑服务中国人群遗传多样性研究、复杂疾病分子机制研究和精准医学研究与应用。
 

推荐理由

通过对基因组结构变异的高精度解析,不但能大幅提升“基因—表型”关联分析的功效,而且有可能最终帮助我们理解生命演化中重要性状和功能产生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

 

中国人群专属泛基因组参考图谱构建完成,为破译中国人群基因密码奠定基础。


 

2.“减毒”放疗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牵头,完成鼻咽癌患者内侧组咽后淋巴结区豁免放疗对比标准放疗前瞻性Ⅲ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鼻咽癌患者内侧组咽后淋巴结区的豁免放疗“减毒”新技术,有效减少了对咽缩肌等吞咽相关结构的照射。
 

推荐理由

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流行性,全球47%的病例发生在我国。咽后淋巴结是鼻咽癌首站引流淋巴结之一,初诊时转移率高。既往推荐鼻咽癌全咽后淋巴结区预防照射,放疗相关毒性大。应用该项新技术,可在确保患者治疗效果不降低的同时,明显减少放疗中的黏膜炎症、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3.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心梗效果更佳

 

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团队牵头的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大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了通心络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指南推荐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特别是在降低死亡率和减少严重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而且不增加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推荐理由

该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找到了理想结合点,为中医药救治急性心梗开辟新路径。其成果有可能对相关指南产生影响,有望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


 

4.家庭综合减盐干预措施对降压有明显效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一项家庭干预减盐整群随机对照试验结果:针对家庭厨师和成员的综合减盐干预措施,对降低盐摄入量和降压有明显效果。该措施对预防心血管事件及降低相关医疗成本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推荐理由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成人每日盐摄入量减少20%的目标。该研究是帮助实现我国减盐目标的积极实践。该研究证据可推广应用于全国乃至其他以家庭烹饪为盐摄入主要来源的国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5.国产大型医疗器械研发取得突破

 

国内首创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获批上市,可用于对人体适合接受放射治疗的实体肿瘤和病变提供图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对于临床上较复杂的需要多弧连续治疗的患者,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产品(ECMO)获批上市,可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心肺功能衰竭,以及通过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病情的成人患者。
 

推荐理由

新上市的国产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突破了国际技术壁垒,既可用于多种疾病的单独放射治疗,也可组合起来完成复杂的放射治疗。该产品可提高放射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适合的、效果更好的个性化放射治疗选择。

首个国产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有望在短期内打破目前国外产品对市场的垄断,实现中国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领域的国产化突破。


 

6.首个戊肝病毒尿液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由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联合研制的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尿液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荧光免疫层析法)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该检测试剂盒为全球首个以尿液抗原为靶标的戊型肝炎诊断试剂,其临床评估结果显示,检测准确度可达到98.58%。
 

推荐理由

尿液抗原检测为戊肝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其采样简便、安全无创、检测快速,将极大提高戊肝临床诊断可及性和诊断效率,对全球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为全球肝炎防治贡献了中国力量。


 

7.首只胚胎干细胞系“嵌合猴”诞生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者研发的高比例胚胎干细胞“嵌合猴”诞生。该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于《细胞》杂志。这只“嵌合猴”是由食蟹猴(长尾猕猴)的两个基因不同胚胎的细胞组成,这是迄今除啮齿类动物之外,利用多能干细胞产生嵌合体动物的最佳实证。
 

推荐理由

该研究是灵长类多能干细胞多能性研究的重要突破,为干细胞多能性研究提供平台,也为后续通过四倍体补偿法产生干细胞猴以及体内构建组织器官打下基础。相关研究对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和濒危物种保护有实际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更精确的猴模型,用于对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

 

首只胚胎干细胞系“嵌合猴”诞生,该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细胞》杂志。


 

8.在研国产九价HPV疫苗与进口疫苗效果相当

 

针对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的九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和我国厦门大学联合万泰生物研制的九价HPV疫苗进行的头对头研究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发表。结果显示,二者在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该研究通过严格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国产九价HPV疫苗可诱导与目前上市疫苗相似水平的保护性中和抗体,具有与其相当的保护效力。
 

推荐理由

国产九价HPV疫苗基于我国首创的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研制,具有低成本、易复制、短周期的优势。未来,更多中低收入国家民众有望接种安全有效的HPV疫苗,从而加速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宫颈癌”的全球目标。


 

9.新影像标志物或助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团队通过与国际多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协作,揭示了脑室形态影响脑疾病发生的遗传机制,可加深对脑疾病内在机制的理解,进而协助脑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团队率先发现,侧脑室下角体积增大是阿尔茨海默病可遗传的影像标记,可据此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
 

推荐理由

大规模遗传影像数据为探究脑结构的遗传基础提供了可能。该研究首次系统地探究了脑室形态的遗传基础,对理解脑室与脑疾病关系的内在机制,发现新的脑疾病影像标志物,促进脑疾病的早期诊断、预测与进展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0.心源性卒中防治可降解封堵器获批上市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云兵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联合企业,研发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心源性卒中防治生物可降解卵圆孔封堵器,突破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进程难以良好匹配,以及封堵器植入后难与卵圆孔解剖结构紧密贴合、易导致残余分流等关键难题。
 

推荐理由

该成果为卵圆孔未闭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方案,解决了封堵器在组织再生修复不同阶段的性能需求,实现了“植入无残留”,可有效降低心源性卒中发生率,带给患者长期健康获益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活动介绍及评选过程

 

自2016年起,健康报社已连续8年组织双十大医学科技新闻评选。本次医学科技新闻评选采用数据检索和专家学者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初筛、初评和终评环节。来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中医药、药学等领域的12名专家学者共同担任评选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爱思唯尔公司是本次评选的技术支持单位。


本次医学科技新闻评选采用数据检索和专家学者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中国医学科技新闻部分,针对2023年度我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药物及器械、医学生物及医学工程、中医药等领域的主要进展或科技事件,进行数据检索、评估和遴选。按照我国科技创新评价的导向,聚焦成果价值,对国内主流媒体报道过的、研究项目以中国学者为主要完成人的医学科技新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械成果,以及高被引论文成果进行遴选,共获得149项。经过初评后,共计26项入选。

国际医学科技新闻部分,根据最新发布的Scopus数据库全球出版物表,细化挑选出相关领域的3700多本期刊及系列出版物,筛选其中排名前1%的知名期刊。遴选2023年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原创性论文,同时采用PlumX综合指标(用于反映社交新闻媒体热度)进行排序。最后,在选出的近千篇文章中,筛选出综合指标排名靠前的研究成果。经过初评后,共计20项入选。

经多领域专家综合评议,最终确定了2023年度中国、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Copyright © 2021, Scientech Medical. All rights reserved.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8238号沪ICP备20210174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1-0163